適逢3·15這個敏感的維權時期,就在東莞各汽車經銷商為上半年的銷售大計忙乎的時候,不少車商開始為召回忙碌起來。記者了解到,近段時間,鈴木、通用、豐田、廣汽本田、通用、沃爾沃6家汽車主流廠商先后發(fā)出召回公告,對旗下車輛召回維修。
經銷商對于汽車召回明顯表現得很從容,廣大車友對召回的態(tài)度也趨于平和。
安全隱患是召回主因
2月初鈴木中國率先發(fā)出公告,隨后6家車企相繼發(fā)出召回通知,在年后召回各自的問題車型維修。
鈴木中國召回的是部分進口的2008年至2010年款超級維特拉汽車4007臺。產品的缺陷是發(fā)動機輔助系統(tǒng)中的驅動皮帶張緊器的內置彈簧可能會破損,導致皮帶張緊力無法自動調整,張緊力減弱,從而產生異響。這種情形下繼續(xù)使用,有可能出現皮帶打滑,導致轉向助力泵、發(fā)電機、冷卻水泵無法正常工作,轉向變重,蓄電池警示燈亮起、水溫表高溫警示;嚴重時,轉向助力會失效,存在安全隱患。記者從鈴木東莞經銷商獲悉,該車型在東莞的保有量較少,車商已經著手召回工作。
豐田汽車也在今春召回部分進口的雷克薩斯RX300/350。據悉,該車型在進行駕駛員側地毯壓板作業(yè)時,由于安裝不良,有可能造成地毯壓板向油門踏板側傾斜。廠家將對受缺陷影響的車輛進行召回處理,將原來的地毯壓板更換為形狀改良的產品。記者了解到,此次召回的批次主要是2003年-2006年的車型,2006年7月底后生產的車輛均已使用設計改良過的零件。
通用汽車召回的是2009年款的凱迪拉克CTS,它的后懸架橫拉桿螺母可能發(fā)生松動,造成車輛后部異響,異響將隨著橫拉桿螺紋的磨損變大,極端情況下橫拉桿可能松脫,快速行駛中可能影響車輛的穩(wěn)定性。據介紹,2009年4月20日后生產的CTS的后懸架橫拉桿螺母使用了新的涂層,不存在此隱患。
沃爾沃公司也發(fā)出通告,召回2011款XC60 2.0T。據悉,該車型的焊接機器損壞造成焊接參數超出偏差,機油分離隔板可能沒有正確地焊接在塑料的凸輪軸蓋上,會導致機油消耗量增加。沃爾沃決定對所有涉及車輛進行召回,免費更換凸輪軸蓋。
涉及車型市場熱銷
廣汽本田召回的主要是2008年1月7日至2010年1月29日期間生產的部分1.5L新一代飛度(Fit)轎車以及2008年4月29日至2010年1月26日期間生產的部分1.5L鋒范(CITY)轎車。這批車輛發(fā)動機可變氣門正時機構上的空載彈簧,由于設計上的原因,有可能發(fā)生疲勞斷裂,造成發(fā)動機異響和熄火,無法再啟動,存在安全隱患。
廣汽本田東莞經銷商恒信車行市場部負責人告訴記者,這次召回的數量好幾千輛。據介紹,恒信店自身召回車輛有500余輛,加上其他維修店的車輛,數量不會少。
通用召回2008年9月18日至2010年10月14日生產的部分新君威2.0L、2.4L車型,以及2009年4月20日至2010年10月14日生產的部分新君越2.4L車型。此范圍外的不受影響,包括新君威1.6T、2.0T和新君越2.0T、3.0L等車型不在此次召回范圍內。本次召回的原因是發(fā)動機燃油管在極端情況下接頭可能會脫開,造成燃油泄漏,導致車輛熄火或無法啟動。經銷商介紹,目前召回工作已經開展,具體數據還在統(tǒng)計中。
經銷商是被動角色
業(yè)內人士表示,汽車是否免費保修或者召回,經銷商需要聽從廠家的安排。即使是免費保修,那也是廠家給予了資金支持的。如果廠家未答應免費更換零部件或者進行賠償,4S店很難自己來消化相關的成本。車主對汽車質量的投訴被當作雪球拋來拋去時,處于弱勢地位的車主只能向媒體曝光,利用各種途徑進行投訴與傳播。
車主楊先生因為夏利N5漏水,在經銷商處未得到很好解決的情況下,向媒體進行投訴,而且在各汽車網站上發(fā)帖。因為廠家的不理睬,經銷商非常無奈,最終息事寧人,賠償了汽車地毯,在保修期內進行免費維修。楊先生希望延長保修期的訴求,經銷商在沒有廠家的支持下,難以答應。
像這些車主反映的“漏水”、“做工粗糙”等不影響行車安全的“小問題”,自主品牌的車企多以維修方式解決,車主要求的賠償與召回成了奢望。因此,自主品牌車商在品牌建設上還要走更長的路。
■鏈接
汽車“三包”上半年或出臺
幾乎每一年都會有關于汽車“三包”政策即將出臺的傳言,每一次也都會撥動飽受汽車質量困擾的消費者敏感的神經。遺憾的是,2004年以來汽車“三包”政策一直“爽約”,始終處于“雷聲大、雨點小”的尷尬狀態(tài)。最近有消息表明,這項備受關注的政策今年有可能會真的來了。
中國質量認證中心產品三處處長謝鵬鴻前不久透露,汽車“三包”政策目前正在進行深入研討,制定可操作的細則規(guī)范,有望在2011年上半年出臺。這也是官方今年首次對該政策傳聞作出回應。謝鵬鴻表示,汽車“三包”條例正在等待國務院審批。如果順利將在今年上半年左右出臺。他介紹,新的汽車“三包”條例與2005年前出臺的“三包”規(guī)定有較大變化,將由之前的部門規(guī)章上升為國務院條例。屆時,其法律效力和管理權限都將大幅提升。相關部門都要根據新“三包”條例進行規(guī)章制度的調整。
據悉,今年1月份國內汽車生產企業(yè)均收到了國家質檢總局下發(fā)的汽車“三包”政策征求意見稿,預示政策的出臺已經箭在弦上。此前的媒體曾報道,今年全國“兩會”上,與汽車行業(yè)相關的《汽車產業(yè)調整和振興規(guī)劃》以及“難產”多年的修訂版《汽車品牌銷售管理辦法》、汽車“三包”法等都將進入最后的審定期,有望在今年內出臺。
有業(yè)內專家表示,盡管現在有《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規(guī)定》的支持,但其與汽車“三包”完全不同。召回不涉及汽車包退和包換,僅僅是包修;召回解決的是批次車輛的問題,消費者遇到的則是個案。此外,二者適用法律的性質和法律責任不同,立法宗旨也不同。汽車“三包”所起的作用,將是不可替代的。